![]() |
|
寒冬時節,走進甘肅省河西走廊臨澤縣平川鎮三二村溫室大棚,一排排西紅柿苗整齊排列,紅彤彤的西紅柿掛滿枝頭,很是喜人。菜農們在溫室里精雕細琢,準確把握時間節點,確保各個環節不出錯,搶賺冬日“第一桶金”。
“除了西紅柿,我們還種植了辣椒、黃瓜。西紅柿的市場需求比較大,一年可以種兩茬。這一棚的西紅柿個頭大、口感好,基本都是‘訂單農業’,銷往附近超市,收益不錯。”三二村村民說道。
平川鎮堅持市場導向,及時調整種植品種,加快新技術新品種推廣,動員農戶以原有日光溫室為基礎,在調整優化產業結構上做文章,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農技服務等措施,全面提升蔬果品質,提高了產品的競爭力,走出了設施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的“快車道”。
“當前,正處于大棚蔬菜成熟期,為應對降溫天氣,我們邀請技術人員指導群眾準備好防凍增溫設施,做好越冬蔬菜的管護工作,全力確保蔬菜搶鮮上市,實現豐產增收。”三二村負責人潘峯說。
鄉村振興,產業先行。平川鎮統籌糧食安全和設施農業發展,立足區位優勢和自然稟賦,聚焦鎮域五園集群產業體系提檔升級,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通過整村土地流轉、整社土地整合,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穩步擴大訂單面積,建成五里墩連體拱棚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引進西蘭花、蜜瓜等新品種3大類41個,帶動全鎮落實蔬菜種植面積1.8萬畝(含復種),建成集休閑采摘、農事體驗、觀光旅游為一體的葡萄采摘園200畝,特色農產品品牌效應、競爭力不斷增強,讓“小蔬菜”成為了全鎮富民增收的“大產業”。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甘肅新聞,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069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