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姜網監測,安丘黑埠子市場,泥姜按品質分三級:次貨(帶泥霉變、芽頭旺)因外部收家減少、貨源轉場,供應沖擊下主流價2.20-2.50元/斤,二次議價集中;一般貨源(干度中等)交易先快后緩,價穩2.60-2.70元/斤;優質泥姜(風干充分)受采購商偏好,持穩2.80-3.00元/斤。
昌邑琨福市場,洗姜分化更顯著:優質貨(無瑕疵、干度≥90%)因高溫致窖藏問題姜占比增加,采購商扎堆搶貨,報價3.80-4.00元/斤;主流貨(少量表皮損傷,干度85%-90%)維持在3.50-3.70元/斤;問題洗姜(霉變、干度差)難尋買家,價弱至3.00-3.30元/斤。同屬山東姜市,因品種與品質分化,價差超1元,姜農陷入兩難。
價差背后是時間與成本的權衡。泥姜常溫存儲期短,山東進入雨季后窖內泥姜易霉變,姜農和中間商急于出貨,采購商雖擔憂斷供提前囤貨,但安丘泥姜供應突變,價格隨供需波動,二次議價、下貨減速是市場角力的體現。洗姜可存3個月,卻需0.28-0.35元/斤全鏈條成本(含人工、設備折舊、保鮮劑及倉儲損耗),更關鍵是需求分化,泥姜多流向國內流通市場,受餐飲回暖滯后影響有限。洗姜深度綁定加工、出口領域,餐飲業未全面復蘇,用姜量受抑。
出口端原料漲價推高訂單成本,國外消費因經濟下行減弱,買家抵觸提價,多數加工廠利潤微薄。加之庫存陳洗姜未消化,新一季洗姜將上市,在供大于求的情況下,昌邑問題洗姜成交暗降,優質洗姜雖能維持交易,也扛不住整體供需壓力。
往長遠看,新姜擴種或超15%。因去年青苗姜價高,刺激山東及南方小黃姜產區跟風擴種,從多地種植戶反饋及中姜網的實地調研來看,擴種趨勢較為明顯,未來供應壓力陡增。即便當前安丘泥姜交易有波動,新姜上市后價格恐回落。洗姜更棘手,需求未提振,供應猛增,疊加品質分化,跌勢或更顯著。
姜市漲跌隱晦,華夏國際大姜電子盤(DJ2509合約)盤面波動泄露市場預期:截至7月18日,其連續收陰,自6月反彈高點回落超18%,均線呈空頭壓制,成交量放量至141669手,倉差+6093手凸顯空頭加速增倉信號。
資金面偏空情緒傳導至現貨:泥姜短時沖高后隨電子盤走弱,問題洗姜成交暗降,優質洗姜抗跌性稍強,但整體市場情緒受拖累,電子盤提前映射了現貨的當下矛盾與未來隱患。
對姜農、貿易商而言,電子盤是市場行情的“參考鏡”:可盯實時價格,從倉差、成交量中洞察資金預期,還能鎖利潤、躲風險。如今泥姜價格波動大,姜農可通過電子盤提前賣空鎖定出貨價。貿易商手握問題洗姜,可做空對沖,即便持有優質洗姜,也可借助電子盤預判趨勢,優化出貨節奏。
雖然姜價漲跌難測,但電子盤波動讓市場心思更透明,種姜、賣姜者緊盯電子盤,或能在姜市起伏中多幾分主動應對的底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