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細菌性軟腐病
病原:Erwinia ℃arotovora subsp. ℃arotovora,稱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胡蘿h軟腐致病型,屬細菌。菌體短桿狀,大小1.2-3.0×0.5-1.0微米。在PDA培養基上菌落呈灰白色,變形蟲狀,可使石蕊牛乳變紅,明膠液化。該菌發育適溫2-40℃,最適溫度25-30℃。50℃經l0分鐘致死,適應pH5.3-9.3,最適pH7.3。
癥狀:主要為害葉、莖及塊莖。葉染病近地面老葉先發病,病部呈不規則暗褐色病斑,濕度大時腐爛。莖部染病,多始于傷口,再向莖干蔓延,后莖內髓組織腐爛,具惡臭,病莖上部枝葉萎蔫下垂,葉變黃。塊莖染病多由皮層傷口引起,初呈水浸狀,后薯塊組織崩解,發出惡臭。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原菌在病殘體上或土壤中越冬,經傷口或自然裂口侵人,借雨水飛濺或昆蟲傳播蔓延。
防治方法:
(1)加強田間管理,注意通風透光和降低田間濕度。
(2)及時拔除病株,并用石灰消毒減少田間初侵染和再侵染源。
(3)避免大水漫灌。
(4)噴灑50%唬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00倍液。

本信息未經本網許可,不得進行商業性轉載。
轉載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