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時值隆冬,室外天寒地凍,位于諸城市石橋子鎮溫暖的菜棚里,紅彤彤的西紅柿、綠油油的韭菜,卻是一片生機盎然、長勢喜人的景象。農戶們仔細而嫻熟地采摘、收割、捆扎、裝箱,忙地不亦樂乎。
“快到春節了,家家戶戶都在準備年貨,我們的韭菜供不應求?,F在每天畝收200斤, 一斤5塊多錢,滿打滿算這個棚一年一畝地能掙2萬多塊。”該鎮劉家清河社區菜農劉鳳金高興地說。
石橋子鎮位于諸城市西北部,沿渠河周邊水資源豐富,土壤肥沃,農戶們依靠良好的農業基礎,蓋起了大棚,種上了西紅柿、韭菜、扁豆、黃瓜等經濟作物。截至目前,鎮上共有6000多個大大小小的菜棚,形成了“西院扁豆”“西院西紅柿”“近戈莊黃瓜”“清河韭菜”等蔬菜品牌,部分大棚還實現了一棚多用、反季倒茬,對產業轉型、集體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發揮了重要作用。
把“實驗室”搬到田間地頭,把“好技術”送到家門口。在蔬菜收獲的關鍵時期,石橋子鎮提前部署,組織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的技術人員深入大棚,面對面、點對點開展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防寒防凍等知識的宣傳和培訓,為菜農們穩產增收打牢基礎。
種出好蔬菜、賣出好價錢。“石橋子離著城里遠,過去就愁怎么把菜運出去,現在鎮上有好幾個交易市場,可是方便多了。”一大早,張大爺就把今早上新割的韭菜運來了?,F在,徐家莊子、劉家清河、胡家西院、近戈莊四個蔬菜交易市場“近水樓臺先得月”,對石橋子鎮菜農基本實現全覆蓋。
除了傳統的線下銷售,商超對接、電商直播、社區團購等新業態也不斷涌現。在近戈莊社區,社區黨委領辦了集蔬菜種植、加工、儲運、銷售為一體的生產經營型黨組織引領合作社,在收購當地蔬菜的同時,還依托城鄉聯建黨組織,將加工的20余種蔬菜銷往百盛超市、山東大業、海韻機械、福田汽車等多家企業。“這個車間正在包裝和百盛超市合作的蔬菜集裝箱,每天定時定點將西紅柿、黃瓜、韭菜運到超市,一天5、6百斤不成問題,大家伙都是附近村民,趁著農閑來幫忙,每天收入還有保障”近戈莊社區書記朱建軍介紹道。
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百姓。“下步,我們將全力做好服務,緊緊圍繞興產業、促就業、帶民富的要求,做優做強大棚經濟,讓大棚里的蔬菜填滿‘菜籃子’,裝滿‘錢袋子’。”石橋子鎮分管農業的副鎮長潘月杰說。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大眾日報,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069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