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這個飛碟瓜嗎?就生長在你的家鄉,一窩福寶,產量高高。”這是8月16日,互助土族自治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主任朱安香在朋友圈轉發的一條喜訊。今年互助縣露地試種飛碟瓜喜獲成功,為當地果蔬品類增添了新成員。
飛碟瓜又名碟瓜、碟形瓜、齒緣瓜、扁圓西葫蘆,為葫蘆科。其果實既可以觀賞,又可以食用,營養豐富,果實、種子、花柄、花都可以食用,富含多種維生素,產量高、市場前景廣。今年,互助縣蔬菜技術服務中心指導向隆種植合作社引種試種飛碟瓜獲得成功,目前開始采摘上市,畝產突破10000千克。互助縣積極與山西農業大學、青海省農林科學院對接,依托精農有機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基地,強化科技示范推廣,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加大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引進種植西葫蘆新品東葫39號以及青貝南瓜、紅栗南瓜和板栗南瓜,促進產品品質提升,提高互助蔬菜品牌影響力、知名度。
近年來,互助縣著力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和“七彩農業”品牌,在蔬菜產業擴規模、育新品、提質量、做品牌、強營銷方面精準發力,全縣蔬菜產業呈現出規模不斷擴大、品質顯著提升、銷量逐年攀升、口碑越來越好的發展勢頭,生產的蔬菜品質佳、口感好、營養豐富,深受外地客商青睞。除了供應本地市場外,互助果蔬以訂單形式遠銷四川、甘肅、陜西、河南等地,苦菊、生菜、紅筍、荷蘭豆等十多個品種銷往廣州、深圳、香港、上海等地,實現“供港澳”直通直銷,將土鄉蔬菜打入大市場。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于西海都市報,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1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