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入伏后(7月下旬到9月上旬),高溫、暴雨、強光照及多發(fā)的病蟲草害都對蔬菜生長造成了不利的影響,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蔬菜“伏缺期”。今年合肥組織“伏缺菜”生產面積1.3萬畝,預計7至9月產量1.6萬噸,全市菜籃子市場貨源充足。
烈日炎炎,在位于包河區(qū)大圩鎮(zhèn)余墩村的安徽臻兆果蔬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遮陽網覆蓋下的大棚里,白莧菜、紅莧菜、湯白菜、小白菜等綠葉蔬菜長勢良好。該合作社負責人瞿永誠介紹,這些白莧菜、小白菜在夏季只需要20天就能上市,每天有10噸各類蔬菜供應周谷堆市場、永輝超市、生鮮傳奇等商超市場,“產量充足,蔬菜價格也比較穩(wěn)定,像白莧菜在菜市場價格在2.5到3元/斤。”
據了解,該合作社主要生產小白菜、芹菜、莧菜、豆角、青椒等十余種蔬菜,面積200余畝,擁有300多個大棚。
為應對伏缺、保證蔬菜供應,農業(yè)農村部門及時落實種植計劃,保證蔬菜供應充足。合肥市今年組織“伏缺菜”生產面積1.3萬畝,預計7-9月產量1.6萬噸。目前,“伏缺菜”已收獲8096噸,主要品種為小青菜、毛白菜、生菜、空心菜、莧菜、上海青菜、木耳菜等。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安徽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