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楊俊福是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察右后旗大六號鎮豐裕村人,他的家鄉烏蘭察布因盛產馬鈴薯被外界稱為“中國薯都”。
他透露,在國家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當地不少村民靠種植馬鈴薯致富,“家家戶戶的房屋已修繕好了,兜里也不缺錢了。”他坦言,現在整個烏蘭察布都依靠“中國薯都”這張名片,“走在大街上,也有揚眉吐氣的感覺。”
楊俊福種植的馬鈴薯并不缺銷路。過去6年間,來自廣東、河南、山東等地的客戶成了他的“固定”客商。“每年8月份,我將馬鈴薯的小視頻發到朋友圈里,這些客商就會私信我。”“一般會派人考察一下,之后就有大車到地里直接運走。”楊俊福坦言,這期間,村里的青壯年都會“加盟”到銷售馬鈴薯的大軍中來,“這也是他們增加收入的時刻。”
烏蘭察布市商都縣已把馬鈴薯產業作為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的主導產業來培育。2010年,商都縣被中國食品工業協會馬鈴薯食品專業委員會命名為“中國馬鈴薯產業示范基地”。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商都縣年均外銷鮮薯20萬噸,主要銷往北京、天津、河南、山東、廣東等地,還出口到俄羅斯、蒙古國等國家。
烏蘭察布市農牧局最新消息顯示,2022年烏蘭察布市共種植了300萬畝馬鈴薯,當地察右中旗、四子王旗等地,諸多村民每年都會將馬鈴薯當做致富的主要種植品種。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新浪新聞,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