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馬鈴薯網(m.ihompy.com)訊 云南昭通魯甸縣自2008年成立農業合作社以來,為農戶提供了更好的就業平臺,讓他們一次春耕,掙兩次錢,農戶和合作社實現“雙贏”。
魯甸縣是馬鈴薯種植大縣,其中拖麻村就有4000畝地,農戶們大多數都“身兼兩職”。一邊自己種馬鈴薯賣,一邊在合作社里當“農業技術工人”,掙工資和土地流轉租金。農戶自己種馬鈴薯,因為生產技術落后,而且土地數量少,分布分散,所以最大畝產為1500公斤,并不能成為主要的收入來源。而合作社采用雙行起壟種植,每畝每年出產3000公斤馬鈴薯,提高了50%。該縣某農業合作社負責人李壽聰的馬鈴薯種植總面積為7000多畝,年均銷售收入4200萬元。而合作社一年付給農戶的工資和土地租金是2800萬元,結余1400萬元。由于種薯的市場賣價比商品薯高很多,所以從去年開始該社大面積改種植種薯,這樣合作社和農戶的收入就更有了保障。
此外,李壽聰合作社今年又新增了200畝種植面積,預計年底回收120萬元。計劃到明年,還將擴大500畝地,并且利用技術優勢,吸收更多的農戶加入到合作社來。
(來源:央視網)【原題目:春耕走一線 云南昭通:農戶“身兼兩職” 合作社促農增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