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馬鈴薯網(m.ihompy.com)訊 2010年3月,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勝滿族鎮正白一村馬鈴薯合作社發起成立,八年來,合作社帶領農民成功地走出一條致富增收的道路。
據發起人張秀敏介紹,合作社實行“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經營管理模式,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的辦社方針,秉承“產業興社、科技支撐、項目帶動、服務三農“的辦社宗旨,本著“入社自愿、退社自由、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民主管理、全面發展“的辦社原則,采取“統一種植、統一標準、統一服務、統一收購、統一銷售”的“五個統一”措施。
多年來,馬鈴薯合作社以服務廣大農民和貧困群眾為己任,與農民和貧困群眾建立最直接、最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據了解,2017年,合作社吸納58戶農民入社入股。每股分紅8000元,戶均增收3100元, 2018年吸納136戶當地貧困戶入社入股,每股入資50元作為種子款,每戶將受益1050元。張秀敏認為,在種植業調整的背景下,想要讓更多農民通過種植馬鈴薯走上致富的道路,首先要充分利用資源,變廢為寶,極大地促進生態的良性循環,土壤結構及耕作性能得到改善,提高農產品品質,周而復始,使自然界和人、動植物以及微生物處于一個共生和諧的良性生態環境,不斷提高農業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最終達到“經濟、生態、社會”效益三者的高度統一;其次要從源頭上解決發展生產、保護生態之間的平衡問題,以生態建設為導向發展農業生產,需應用中醫的“治標先治本”的思維方式,推廣種養業循環農業模式,構建循環農業體系,讓廢棄物變成資源,讓資源變得有效益,緩解資源、生態和環境壓力,提高農業收益”。
未來,馬鈴薯合作社將以市場為導向,走“商一繁一加一儲一銷”一條龍經營發展之路,不斷開拓脫毒馬鈴薯種薯產品,延長產業鏈、價值鏈,創名優特色品牌。為加快推進馬鈴薯“主糧化“進程,推動綏化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來源:東北網)【原題目:張秀敏:馬鈴薯合作社帶領農民致富增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