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網(m.ihompy.com)訊 “韓國一農場的社長來中角鎮了,并訂購了2000公斤馬鈴薯,而且還計劃在這里建立韓國馬鈴薯基地。”11月30日,綏德縣中角鎮不少村民奔走相告。原來是韓國客商來綏德縣中角鎮白家山村實地考察白家山旱作農業園區的馬鈴薯后,贊嘆有加,當場訂購了2000公斤,并計劃2019年在白家山旱作農業園區建立馬鈴薯種植基地。
11月30日,來自韓國三炫農場的社長孔進植深入綏德縣中角鎮考察農產品項目。中角鎮黨委書記劉力萍、副鎮長馬元、馬家川村“小米書記”楊源峰及電商從業者馬彩艷等陪同。孔進植到中角村的冷藏庫參觀了有“金獎蘋果”稱號的蘋果,到董家山行政村白家山自然村參觀了馬鈴薯儲藏室,對這里的馬鈴薯贊不絕口,并當場訂購2000公斤。他考察了白家山旱作農業園區之后表示,計劃明年在這里建立韓國馬鈴薯基地。 隨行的電商從業者馬彩艷說:“孔社長一直做有機農業,非常認可陜北的小米、土豆、山地蘋果等,我與孔社長合作4年了,一直為三炫農場提供小米、土豆、山地蘋果、紅棗等。”隨著三炫農場的不斷發展,對農產品的數量及質量供不應求,正在焦急之時,馬彩艷找到中角鎮馬家川的“小米書記”,希望能夠達成與孔社長的合作,更能夠助力當地脫貧攻堅。孔進植對中角鎮今后的農業產業方向提出了幾點意見,從調整種植結構到適度規模化、從建立農產品標準到打造農產品品牌、從注重宣傳到講好品牌故事,最后把廣大的農民組織起來,走進市場,拉長產業鏈。孔進植希望能夠與中角鎮達成合作意向,并希望中角鎮的農產品能夠走出去,走向大眾的餐桌。
12月5日,從綏德縣農業局了解到,近年來,綏德縣把發展馬鈴薯作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大力實施了“一畝田品種改良工程”,全縣馬鈴薯產業得到快速發展,2018年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10萬畝,產量2億多公斤,優質率在75%以上。
(來源:華商報)【原題目:小山村的馬鈴薯賣給了韓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