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馬鈴薯網(m.ihompy.com)訊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和甘肅省關于脫貧攻堅產業幫扶工作的部署要求,探索創建產業幫扶的新機制、新模式,11月26日,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面向聯系幫扶的深度貧困村會寧縣漢家岔鎮王馬山村組織開展對口幫扶銷售馬鈴薯活動。
近年來,會寧縣在脫貧攻堅中因地制宜提出了“守住一頭子,多做幾樣子”的增收思路,助推脫貧增收。所謂“守住一頭子”,就是把黑膜馬鈴薯作為農民增收的基礎產業來抓,帶動貧困戶人均種植兩畝馬鈴薯。漢家岔鎮屬于典型的黃土高原溝壑區和旱作農業區,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光照充足、氣候冷涼,非常適宜種植馬鈴薯,是全縣發展黑膜馬鈴薯種植產業重點鄉鎮。為確保貧困戶增產增收,蘭州化物所與會寧縣和漢家岔鎮幫扶工作相關負責人溝通,商討確定了開展馬鈴薯對口幫扶銷售活動的工作方案,即研究所提供一定補貼,引導和動員研究所職工購買,最終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集中收購王馬山村貧困戶的優質馬鈴薯。幫扶銷售活動啟動后,所幫扶辦、工會和離退辦積極宣傳推介銷售,全所幫扶干部、職工群眾和離退休老同志紛紛報名參加認購。研究所駐村干部與村“兩委”、駐村工作隊同事密切配合,組織專人負責分揀、稱斤、封袋、登記,利用周末兩天時間就順利收購完成了370袋共11000余斤的定購量。為避免馬鈴薯凍傷,加之蘭州市區白天大貨車交通限行,村上連夜組織裝車運往蘭州,于11月26日上午順利抵達蘭州化物所。經過一上午忙碌而有序的卸車分發,整車馬鈴薯根據預先認購名單全部發放到位。
蘭州化物所將繼續瞄準盯緊富民產業培育,分批次開展對口幫扶銷售活動,立足于創建形成長效幫扶機制,逐步培養貧困村群眾質量意識、品牌意識,幫助貧困村建立生產、銷售、分揀、封裝、運輸、銷售一條龍的馬鈴薯銷售體系,進一步做穩做強全膜種植基礎產業、提升整體效益,幫助貧困群眾穩步脫貧致富。
(來源:中國科學院)【原題目:蘭州化物所開展對口幫扶銷售馬鈴薯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