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網(m.ihompy.com)訊 據統計,2017年廣西馬鈴薯種植面積88.83萬畝,按5斤薯折1斤糧食計總產22.93萬噸,平均畝產鮮薯2000來斤,折合才1噸多!全國的平均畝產也差不多,而中國目前見之于公開報道的馬鈴薯最高畝產是9.7噸!與全國的馬鈴薯平均畝產、與廣西平均畝產比,幾乎是10:1的產量之差!
2017年,欽州市的浦北縣順豐合作社種出的最高產馬鈴薯,畝產鮮薯8870斤,產值9700多元!為什么示范基地與農民分散種植,廣西的馬鈴薯產量會相差如此之大?原因在于:前期農戶不愿花錢買良種,中途田間技術管理跟不上,最后馬鈴薯必須要有120天的生長期,要拿出一年的稻谷收入,一季的種植時間,換一季馬鈴薯的收成,許多農戶是難以取舍的。經走訪薯業公司及種植農戶后認為,廣西經常陰雨綿綿,后期天氣寒冷,極不利于馬鈴薯的生長和結薯,應起壟蓋膜種薯。最后嚴格把控時間做好防病工作,及時噴撒農藥,才能確保馬鈴薯在廣西的冬季里順利生長。
如果做好這幾點,抓住季節,在廣西推廣冬種馬鈴薯的一畝地,四個月,五千元,也將不難實現!
(來源:今日頭條網)【原題目:種植120天,畝產5000斤,廣西冬種馬鈴薯標準化種植的三難與三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