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國馬鈴薯網(m.ihompy.com)訊 馬鈴薯塊莖收獲后如果沒有渡過休眠期,雖然有適宜發芽的條件,但也不能自然發芽,這往往會耽誤生產季節。馬鈴薯休眠的原因是由于缺乏氧氣進入種薯內部和體內脫落酸的作用而抑制了發芽。休眠期較短或休眠強度較弱和貯藏時間較久的馬鈴薯,可用切削法打破休眠。將種薯切塊,讓氧氣進入莖塊,可以提高呼吸作用,促進各種酶的活動,提早發芽。對休眠期較長或休眠強度較強和貯藏時間較短的馬鈴薯,可采用外源赤霉素抑制抵消脫落酸的作用,以刺激生長,提早發芽。具體的做法是:種薯切塊,用清水沖洗切面后,在0.5-1ppm(百萬分之一)赤霉素溶液中浸泡薯塊5-10分鐘,晾干后埋入濕沙中催芽或直接播種。也可在馬鈴薯收獲前2-3周,用1.5-5ppm赤霉素溶液噴灑植株,收獲后馬鈴薯播種也能提前萌發。在生產中還可以使用高錳酸鉀0.01%-0.1%水溶液處理,浸種薯36-48小時,6天就可以出芽,并且極少腐爛。
(來源:今日頭條)【原題目:馬鈴薯如何催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