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馬鈴薯網(www.malinsghu7.com)消息,陳倉區陽平鎮地處渭河北岸,是“小土豆”生產的適生區。近年來隨著馬鈴薯主糧化及市場利好價格的影響,陽平鎮馬鈴薯特別是地膜馬鈴薯已邁入了產業轉型的“快車道”,昔日的“小土豆”撐起了今日的“大產業”。
種植規模迅速擴大。陽平鎮共轄21個行政村,耕地27000多畝。2015年全鎮地膜洋芋種植僅涉及3個行政村,面積不足2000畝,2016年發展到3000多畝,今年種植范圍幾乎覆蓋全鎮所有行政村,規模達5200多畝,已占全鎮耕地面積的20%左右。
機械化程度不斷提高。由過去單一的人工開溝、點籽、起壟、覆膜,發展到現在的機械開溝、起壟、人工點籽、覆膜的半機械化種植,以及機械開溝、施肥、點籽、起壟、噴施除草劑、覆膜的全程機械化種植。
種植模式、生產技術日趨提高成熟。如今的種植模式不僅有地膜單層覆蓋,而且有雙層地膜覆蓋、小拱棚、大拱棚等多種形式,使馬鈴薯抵御不良氣候的能力顯著增強,生產進程加快,上市期明顯提早。品種選擇、配方施肥、適時早冬播、病蟲害綠色防控、田間科學管理等綜合高效技術日趨廣泛應用,成為馬鈴薯產業提質增效的強力技術支撐。
產量、經濟效益穩步增長。2015年全鎮地膜馬鈴薯平均畝產量2500公斤,畝產值5000元左右;2016年平均畝產量2700公斤,畝產值5500元左右,產品遠銷甘肅、內蒙、四川等地,昔日的“小土豆”已成為農民的“致富薯”。
(來源:新農商商網)【原標題:陜西陳倉陽平鎮“小土豆”撐起了“大產業”】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