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眼下,走進云南省臨滄市云縣愛華鎮水磨村,平整的田壩上村民正忙碌著——有的揮舞著銀鋤刨馬鈴薯,有的用小簸箕拾起剛出土的馬鈴薯,還有的則將馬鈴薯裝箱,把一箱箱的馬鈴薯往外地客商的貨運車廂上放……整個村莊呈現一派繁忙的豐收景象。
我家種植馬鈴薯已有二十多年了,今天開挖的馬鈴薯有4.5畝,每畝有3噸多,收入可達2萬多元。”愛華鎮水磨村蜂王寨組村民孟平說。
水磨村離縣城僅2公里,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多年來,全村有300余戶農戶充分發揮城鄉接合部的區位優勢,種起了脫毒馬鈴薯、白馬鈴薯及紅眼馬鈴薯,年種植面積900余畝,戶均近3畝,最高的農戶種植馬鈴薯達40多畝。”水磨村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水磨村的馬鈴薯屬訂單農業,每到收購季節,收購商就會直接到種植馬鈴薯農戶的田塊上進行收購。由于村民種出的馬鈴薯個大、質優、無蟲眼,銷路一直很好,每到馬鈴薯收獲季節,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客商紛紛前往收購。
近年來,云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通過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結合本地實際,大力調整產業結構,把高效、特色作物種植作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主攻方向,鼓勵、引導村民充分利用地勢平坦、光照充足、氣候溫潤、水利條件良好等優勢,在大田地里倒茬種植發展馬鈴薯產業。在鞏固愛華鎮水磨、幸福鎮邦洪等現有基地的同時,加大新基地示范推廣,增加種植面積,大力推廣高產抗病品種,提高產品上品率。通過大力推廣規范化壟作、配方施肥、綠色防控、病蟲害綜合防治、藥肥水一體化、機播等新技術,提高了冬馬鈴薯種植水平。同時,積極鼓勵企業、合作社申報馬鈴薯三品一標,建立產品質量追溯體系,打造云縣冬馬鈴薯知名品牌。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云南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069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