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今年以來,甘肅省慶城縣科學調整產業結構,按照“優化結構、推廣良種、改善品質”發展思路,立足資源稟賦,大力開展撂荒地整治,持續推廣麥(油菜)后復種馬鈴薯技術,狠抓良種引進擴繁、先進技術推廣、標準化基地建設,在慶城鎮、蔡家廟鄉兩個鄉鎮建立千畝示范點兩處,核心示范面積2200多畝,全縣麥(油菜)后復種馬鈴薯6000多畝,復種馬鈴薯畝產達到2噸以上。
統一供應良種。慶城縣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調運復種馬鈴薯良種380余噸,對核心示范點每畝補助種薯150公斤,非示范區每畝補助種薯50公斤,支持鼓勵規模經營主體和農戶麥(油菜)后復種馬鈴薯,根據不同播種茬口,引進種植不同的馬鈴薯新品種。冬油菜茬復種生育期90-110天的隴薯10號、冀張薯12號、青薯9號、隴薯7號等中早熟或中晚熟品種;冬小麥茬復種生育期70-90天的隴薯19號、費烏瑞它、V7(大葉)、紅美等中早熟品種。
統一管理模式。慶城縣制定復種馬鈴薯工作實施方案,根據不同地形,因地制宜制定技術指導措施,主要采取病蟲害統防統治、深松耕、配方施肥、不同密度播種等措施,在示范區統一防治害蟲,預防馬鈴薯疫病。截至目前,共開展田間統一技術管理3次,開展病蟲害統防統治2次、防治面積2000多畝,群眾防治面積4000多畝,馬鈴薯長勢良好,豐收在望。
統一技術培訓。結合實際種植狀況,慶城縣相關部門采取集中授課、面對面培訓、田間現場指導等方式給廣大農民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科技服務和技術支撐,確保馬鈴薯不受病蟲害影響。在示范點和重點鄉鎮組織專家和技術人員進行技術培訓,共舉辦培訓10期,培訓農民技術員800人次,印發宣傳資料1000多份。
今年以來,慶城縣認真貫徹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通過新品種、新技術的應用,科學合理利用耕地資源,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們將積極總結麥(油菜)后馬鈴薯種植經驗,通過示范種植,帶動全縣適宜區域麥(油菜)后復種馬鈴薯,提高土地復種指數,增加糧食總產。”慶城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掌中慶陽,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