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帶一路”國際馬鈴薯產業發展合作論壇暨長江上游馬鈴薯種質創制與利用研討會5月25日在重慶西南大學召開。
研討會旨在促進“一帶一路”倡議共建國家和中國長江上游地區馬鈴薯產業發展,服務與推動區域馬鈴薯科技突破性、跨越式發展。來自哈薩克斯坦、俄羅斯、印度等11個“一帶一路”倡議共建國家的業界代表與會。
圖為現場的馬鈴薯品種展示。
中國是世界上馬鈴薯生產第一大國。馬鈴薯是哈薩克斯坦重要的糧食作物。”哈薩克斯坦賽福林農業技術大學教授Vadim Khassanov在致辭時說,西南大學在馬鈴薯研究方面有優秀的科研團隊、良好的研究基礎、先進的設備設施。雙方學校在馬鈴薯種質創制、育種、種薯質量檢測、病害研究等方面有共同興趣和深入合作意愿。
國際馬鈴薯中心亞太中心首席科學家Philip James Kear說,國際馬鈴薯中心一直致力于提高馬鈴薯和甘薯的生產水平,加強糧食安全并開展可持續農業相關實踐,希望通過科學研究、技術創新和國際合作等抓手,應對當前馬鈴薯產業面臨的挑戰。
西南大學農學與生物科技學院院長呂典秋介紹,近年來,西南大學與哈薩克斯坦、埃及等“一帶一路”倡議共建國家開展了馬鈴薯品種選育、種薯檢測技術共同研發工作,部分抗旱、耐高溫的品系已取得很好的成效,下一步計劃開展品種登記工作,繼而在當地推廣。
活動現場,“一帶一路”國際馬鈴薯產業科技創新院建設單位進行了合作簽約,并發布了“一帶一路”國際馬鈴薯種質資源庫共建共享倡議書。西南大學還向“一帶一路”國際馬鈴薯產業科技創新院的共建國家代表贈送1000套馬鈴薯病毒病快速檢測試劑盒,以及馬鈴薯種植、收獲農機各一臺。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新浪財經,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