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馬鈴薯是福州市平潭縣秋冬種生產的主要糧食作物。隨著冬季的到來,各村馬鈴薯種植也逐漸迎來了高峰期。
在大坪村的一處種植田里,駕駛員操作輪式拖拉機在田間起壟、打孔、開溝,大片的農田被規劃得整整齊齊。工人們分工協作,將一塊塊種薯放入孔口,隨后覆土回填。“馬鈴薯播種要注意氣溫不能太高,否則容易爛種,所以我們早上6點就開工了。”農機駕駛員說,他們大約有20個工人,農機和人工配合,一天能種30多畝地。
經營這片種植田的是平潭綠綠鑫蔬果農民專業合作社,馬鈴薯是該合作社的主打產品。據合作社總經理介紹,今年合作社計劃種植約1400畝馬鈴薯,品種為閩薯1號,生育周期在120天左右,預計明年3月初就能陸續收成。
而在大坪村,馬鈴薯的播種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籌備中。據平潭坪峰農業種植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他們目前已經完成了種植田的平整工作,再過幾天就組織工人開始播種。“今年公司計劃種植380畝的馬鈴薯,近幾年我們種植的馬鈴薯平均畝產量在2000公斤左右,主要銷往省外市場。”李元釗說。
今年實驗區秋冬種農作物計劃面積3萬畝,其中:馬鈴薯等秋冬糧食作物0.7萬畝,蔬菜2萬畝,其他作物0.3萬畝。馬鈴薯是實驗區主要的春糧作物,全區種植面積約6800畝。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閩南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