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靜寧縣紅寺鎮具有馬鈴薯種植的獨特地理環境和自然資源優勢以及良好的種植傳統。秋日,在靜寧縣紅寺鎮萬畝優質馬鈴薯推廣種植示范基地上,范亞郎和工人忙著將挖出的馬鈴薯分級、裝車,準備出售。
“今年馬鈴薯收成這么好,全靠有優質種質資源。”范亞郎看著一顆顆剛出土的圓潤的馬鈴薯,抑制不住內心喜悅。他種植的220畝馬鈴薯已經賣了一半,畝產增加一倍。馬鈴薯大豐收,源于一株馬鈴薯原原種的組培、繁育和推廣種植。
“預計今年每畝馬鈴薯增產在600斤,戶內增收300元左右。”在紅寺鎮玉皇村,優質種薯推廣讓全村種植戶嘗到了甜頭,曾經的“溫飽薯”變成了如今的“致富薯”。萬畝整流域優質馬鈴薯推廣種植示范基地負責人賈治國說,原種今秋豐產豐收已成定局,現在只需讓它們再多吸收些營養,國慶節后便可挖除儲藏。
紅寺鎮已發展成靜寧縣集貯存、交易、加工于一體的馬鈴薯種薯綜合交易中心,加快發展優質種薯產業,創建地方農業品牌。原種繁育基地建成后,優質脫毒馬鈴薯原原種繁育能力大幅提高,年生產脫毒馬鈴薯原原種達800-1000萬粒左右,年產值達350萬元以上。
靜寧縣的一株馬鈴薯正在完成一次從“救命薯”到“脫貧薯”再到“小康薯”的華麗“三級跳”。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中國甘肅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