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眼下正是馬鈴薯收獲季節,在民樂縣南豐鎮張家溝灣村千畝馬鈴薯種植基地,多臺馬鈴薯收獲機正在作業,村民忙著把剛挖出來的馬鈴薯除泥、撿拾、裝車,田間地頭一派豐收景象。據了解,該基地的馬鈴薯全部由甘肅鼎豐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承包種植。
“今年,該基地種植‘大西洋’畝均產量3.5噸以上,種植‘荷蘭16號’畝均產量5噸左右,畝均可實現純收入3000元左右,可帶動周邊群眾就近務工增收5000元以上。”鼎豐馬鈴薯公司南豐種植基地負責人張應如說。
“公司把種薯繁育作為核心業務,每年生產微型薯近4500萬粒,在山丹、民樂、肅南縣建有12個種植農場,種植面積達3.6萬多畝,在全縣逐漸形成馬鈴薯‘引、育、繁、推、加、銷’一體化產業發展格局。”甘肅鼎豐馬鈴薯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薛貴民介紹。
今年,民樂縣種植馬鈴薯15萬畝,總產量預計達40萬噸,全產業鏈產值達10億元。從種子培育到基地建設再到收購加工,馬鈴薯全產業鏈已形成,成為富民強縣的“黃金產業”。馬鈴薯產業作為該縣的主導產業,種植面積多年來始終穩定在15萬畝以上。其貌不揚的“土蛋蛋”真正成為助力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金疙瘩”。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新華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