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時過春分,暖陽驅散寒意,土壤剛剛解凍,正是青藏高原春耕開啟時節。在青海省西寧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景陽鎮山城村村口田地里,傳來拖拉機的陣陣轟鳴聲。
洋芋即馬鈴薯,是西北地區種植面積最廣的農作物之一。“過去自家就幾畝地,面積小,品種差,種一畝洋芋只能收2000多斤,算上成本,忙活一年也掙不了幾個錢。”姜有盛說,現在加入合作社,規模達到上百畝,還種上了新品種,畝產最多能到8000斤。以前,每年10月份收獲的洋芋可挨不到開春,現在品種改良后,不僅產量增加了、儲存時間延長了。
大通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石玉文介紹,大通縣平均海拔2400米以上,氣候冷涼,病蟲害較少,是天然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場。“我們選擇優良品種的馬鈴薯,通過組織培養得到脫毒苗,再移栽到溫室中種植,就可以得到用于原種生產的微型薯(原原種)。”
微型薯(原原種)經過一年的培育即可長成原種,繼而進行一級種薯、二級種薯的繁育,再用這些種薯來生產適于大規模種植的商品薯。“像我手中的‘青薯9號’,不僅抗病性強,生長速度快,個頭還大。”石玉文說。每畝僅需要150公斤的新品種種薯,經過半年的種植,平均畝產就能達到3000公斤以上,是過去的兩到三倍。按照每公斤1元的收購價計算,大通縣如今馬鈴薯種植面積10萬余畝,年產值能達到3億元。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騰訊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