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云南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馬鹿塘鄉通龍村委會屬于高寒山區,平均海拔2500多米,下轄的19個村民小組分散于群山密林中,靠種植蕎子、玉米、土豆為生,村民更多收入只能外出打工,一直以來出門就靠人背馬馱,生活艱苦難于發展,曾經屬于國家級貧困地區。
幾年前國家實施脫貧攻堅項目,陳元平家享受到“農危改”等政策建起了漂亮的新房子。2019年,祿勸縣順利實現脫貧摘帽,陳元平家的收入越來越高,他家有了小轎車和小貨車。村委會副支書陳國榮表示,羅格窩全村的汽車擁有量已達到戶均一輛,人均收入翻了一番。
脫貧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的起點。在近年來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中,當地政府依托山水林草資源,堅持走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利用馬鹿塘高山杜鵑花海獨特優勢,充分發揮村組特色旅游,融合發展農旅、文旅、產旅相結合的田園綜合體,打造“農旅融合創新村”,建設美麗的民族團結示范村。同時政府大力培養造就一批懂農業、愛農村、會經營的新型“三農”人才,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等模式,免費提供花椒、馬鈴薯等種苗,發展養殖和種植項目,堅持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
馬鈴薯種植基地
“我們村委會馬鈴薯品種多品質好,畝產從以前的1500公斤增長到3500公斤。”陳國榮介紹,目前村委會共種植馬鈴薯3500畝,有6個合作社和1個馬鈴薯種子繁育基地。花椒800多畝、蕎子350多畝、白蕓豆220多畝、玉米500多畝;共計養殖戶300多戶,養有牛、黑山羊、禽類等,實現人均可支配收入近萬元。
聲明:以上文章來自云南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