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自動化(人工智能)學院數字農業研究院副教授陳豐農帶領團隊做出了一些突破。通過深度應用機器視覺和光譜分析技術設計開發出相關機器流水線,為馬鈴薯分選分級提供系統解決方案。這項技術在“兆易創新杯”第十六屆中國研究生電子設計競賽中,獲得全國總決賽團隊二等獎。
“馬鈴薯(土豆)從農場、種植地到餐桌,必然面臨分選、分級問題,分選是分級的前提,唯有分級才能大幅提高種植戶收入。”陳豐農介紹,以往馬鈴薯分選主要靠人力,一方面成本高,另一方面分選效果無法保障。
陳豐農設計開發的馬鈴薯分選流水線上,所有馬鈴薯通過一個“大篩子”,腐爛、綠皮、發芽、機械損傷等外部缺陷的馬鈴薯會“自動從篩子的洞里掉下去”。“與此同時,可見/近紅外光與馬鈴薯個體物質在相互作用中,可以通過透射和漫反射來獲得物質的內部信息,這些信息會反饋到后臺深度學習系統,即刻識別馬鈴薯潛在的黑心病和空心病等內傷,這些馬鈴薯也會自動掉到篩子里。”陳豐農說。
另外,系統也會根據淀粉、糖度、酸度等口感指標,在流水線上對馬鈴薯進行分級,這樣有助于種植戶根據等級標價提高經濟效益。
“深入推動土豆主糧化、推動土豆產品品質大幅提升為種植戶增收,在共同富裕事業中關系重大。”陳豐農表示,通過科學技術實現馬鈴薯分選分級,對促進中西部土豆種植戶增收、提高生活水平有著重要意義。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湘湘帶你看社會,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