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來,嵐縣立足區域優勢,大力發展馬鈴薯產業,在縣域公共品牌嵐縣土豆的引領下,實現了賣土豆花、賣土豆果、賣土豆宴的產業鏈延伸,全縣馬鈴薯種植惠及9個鄉鎮和95%以上的貧困人口,累計幫助3萬多人實現穩定脫貧,并為鄉村振興夯實了產業興旺的基礎。
嵐縣位于晉西北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融合區域,地勢平坦、海拔較高、氣候冷涼,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尤其適合土豆的生長。但由于種植戶習慣于使用塊莖留種,所以各種病毒、類病毒在塊莖中積累,逐年加重,造成馬鈴薯減產。
為打破馬鈴薯產業發展“瓶頸”,嵐縣瞄準良種繁育這一方向,積極扶持馬鈴薯育種龍頭企業山西康農薯業有限公司,提升育種水平,擴大生產規模,建成了從切段繁殖脫毒苗到溫室、網棚繁育原種再到大田繁育一級種薯的良種繁育鏈條。目前,該公司年可生產原原種5000萬粒,建設了3000畝原種、3萬畝一級種繁育基地。同時,立足縣情,選育推廣了適合本地種植的克新1號、冀張薯8號、晉薯16號、青薯9號等7個優質高產、適應性強的品種,有效解決了嵐縣馬鈴薯品種多、濫、雜、劣等問題。全縣馬鈴薯脫毒種薯覆蓋率達到百分之百的全覆蓋,商品薯畝均增產50%左右,畝均增收1000元以上。種薯除供應本地及周邊縣區外,還遠銷陜西、內蒙古、山東、河南等省份,嵐縣也成為面向全國、山西領先、呂梁最大的脫毒馬鈴薯繁育基地。
打好了“良種繁育”基石,嵐縣緊跟市場、遵循經濟規律,在全縣范圍內實施“統一規劃布局、統一操作規程、統一生產資料、統一技術服務、統一生產建檔”,“地塊有編號、生產有記錄、產品有標簽、質量有追溯”的“四有五統一”標準化種植模式,并邀請全國知名專家來嵐指導、開展攻關合作,真正將科技成果推動生產向現代化邁進。
截至目前,該縣已建成20萬畝無公害基地、10萬畝全國綠色食品原料(馬鈴薯)標準化生產基地、3000畝富硒馬鈴薯種植基地、1500畝有機馬鈴薯種植基地,全縣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30萬畝以上,嵐縣馬鈴薯產量和質量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網易新聞,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