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來,定西市依托新型經營主體,大力推動農機農藝結合,從整地、施肥到防病(蟲)、收獲,基本實現機械化現代農業耕作技術。“黑膜覆蓋+脫毒種薯+配方施肥+統防統治+機械化耕作”生產體系基本形成,馬鈴薯種植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數據顯示,全市馬鈴薯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5%。
定西市大力推進機械化種植馬鈴薯,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65%
今年安定區的降雨量少于往年,但在魯家溝鎮太平村千畝馬鈴薯種薯水肥一體化技術示范基地中,馬鈴薯長勢良好。這主要得益于水肥一體化技術,“土壤墑情自動監測+智能決策+精準水肥管理+終端智能控制”的模式,可以比普通種植方式節地10%,增效20%。
除了利用新技術,定西薯農也在向有機化種植方向邁進。在定西瑞源農產品農民合作社,負責人張巧花于2020年在石泉鄉呂坪村種植了500畝有機馬鈴薯。“有機馬鈴薯全程可追溯,地里有10來個攝像頭,種植過程中全部使用農家肥,對付害蟲用粘蟲板。”張巧花說, 有機化種植前期投入大,產量相對較低,但售價高,一斤能賣到10元左右。
如今,定西市不斷優化種植布局,全市形成洮、渭、漳河流域河谷川水區優質菜用型和加工專用薯、南部高寒陰濕區優質菜用型和脫毒種薯、北部干旱半干旱區高淀粉型和優質菜用型三個特色鮮明的區域化布局生產基地。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騰訊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