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有著“中國馬鈴薯之都”美譽的烏蘭察布,位于陰山山脈,晝夜溫差大,光照充足,是土豆的黃金種植帶,產量占到內蒙古自治區的將近一半。
在楊貴村的一個土豆種植基地,這里土豆的皮是紅色的,名字叫“后旗紅”。察右后旗境內有烏蘭哈達火山,這些土豆就是長在火山腳下,這些土豆可以說是“喝”著火山巖漿礦泉水,享受著北緯41度的充足日照長大的。
現在土豆進入了收獲期,這里的土是沙壤土,摸起來非常干燥,透水透氣利于土豆長個兒,早在半個月前,地里就停止澆水了,這樣可以加速土豆皮的老化、減少損耗。接著就是上設備,首先出場的是殺秧機,就是把土豆苗割掉,這樣可以讓水分蒸發。然后就輪到大型機械翻土機登場了,負責把土豆從地里面翻出來,“后旗紅”土豆皮薄、容易剮壞,特別嬌貴,所以都是由人工進行分揀裝袋。
這片地里收土豆是靠團結協作拼手速,而一路之隔的另一片農田里,是另一番收獲景象。聯合收割機正在作業,從翻土到抖土再到裝袋一氣呵成,它每小時可以完成5畝地的作業。在現場,等候運輸土豆的貨車排起了長隊。
現在,規模化的恒溫貯藏,讓土豆實現了錯峰銷售,同時電商拓寬了銷路,讓土豆身價倍增。這邊有電商主播直接來田間地頭帶貨,都是現場包裝,每個土豆都穿上了防撞衣。
目前,內蒙古馬鈴薯的產業鏈達130億元,“小土豆”成為了農民增收致富的金豆豆。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讀創,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