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馬鈴薯網(m.ihompy.com)訊 峰堆鄉位于海東市樂都區,地處大山深處,是個傳統的農牧業鄉。這些年來,峰堆鄉從一個貧瘠的山區鄉鎮,變成了一個多產業共同發展的新鄉鎮,煥發出無限生機與活力。
種植馬鈴薯作為全鄉農民的主要經濟來源,農田灌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紅溝門村、熊家村和劉家寺村屬于峰堆鄉水渠的下游村,前期因水渠年久失修,導致不少田地無法灌溉。
“種一畝地的馬鈴薯,有近四千元的收入,因為灌溉原因當時不少地撂荒了。”峰堆鄉黨委書記謝國華說。由于鄉鎮資金有限,峰堆鄉黨委積極行動,為群眾辦實事,經過向上級反映,爭取到了40多萬元的幫扶資金,其中23萬元已經用于紅溝門和熊家村修水渠。水渠修好后,村民們引水澆地,干涸的土地又恢復了勃勃生機,3月份村民們陸續種植了馬鈴薯、大蒜等作物。
解決了灌溉難題后,為帶動經濟發展,峰堆鄉又從村容村貌整頓入手。峰堆鄉家家戶戶種馬鈴薯,每年的洋芋花海節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觀賞,但鄉道狹窄,造成很多不便,后來在省委統戰部積極協調幫扶下立項水峰(樂都區水磨灣至峰堆鄉)公路。目前已開工,公路修建后寬達11米,連接5個鄉鎮,將為村民生產生活提供極大便利。
上一村的耕地基本為山地,馬鈴薯種植就成了村里的第一大產業。“今年為了增加群眾的收入,村里又新增9個品種。”上一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郭占福說。村里成立上一村合瑞順洋芋良種種植專業合作社,通過“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峰堆鄉百戶農戶以土地流轉方式加入合作社,種植出來的馬鈴薯由合作社集中收購,打消了農民對銷售問題的后顧之憂,同時吸納村民就近務工。如今,峰堆鄉的馬鈴薯已成功打開內蒙古、云南等地市場。
馬鈴薯火了起來,以馬鈴薯產業為基礎的鄉村旅游也火了起來。連片盛開的洋芋花和涂鴉墻吸引著不少游客前往觀賞游玩。峰堆鄉上一村舉辦的“海東市首屆洋芋花海藝術節”,接待游客7萬余人。
隨著鄉村游的日漸升溫,村民也緊跟步伐建起了農家樂,村民們的收入來源多樣化,收入更是節節攀升。如今的峰堆鄉環境優美、生活小康、鄉親和睦,人們的臉上綻放著幸福的笑容。
(來源:網易新聞) 【原標題:馬鈴薯產業鼓了村民腰包】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