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國馬鈴薯網(m.ihompy.com)訊 當前,在涼山州普格縣,海拔1000米以下的馬鈴薯已經收獲,而高海拔地區的馬鈴薯尚在生長中,等待8、9月的收獲季節。
“全縣34個鄉鎮,馬鈴薯種植已經全面覆蓋。”5月中旬,普格縣農業農村局產業辦曲主任說,全縣馬鈴薯年種植面積近14萬畝,2019年總產值達2.16億元。馬鈴薯已成為全縣精準扶貧和產業扶貧的支柱產業。
四川省馬鈴薯的面積和產量均居全國第一,涼山州的馬鈴薯有著悠久的種植歷史。全縣共有153個行政村,馬鈴薯種植就已經覆蓋到129個。當前,該縣海拔1000米以下的馬鈴薯已收獲,而高海拔地區的還要再等幾個月。以前農戶都是隨便挖個坑就開始種馬鈴薯,畝產普遍就在2000斤左右。現在,在種植技術的普及、新品種的引進以及產業扶貧的政策下,農戶的種植技術不斷提高,種植方式不斷規范,現在畝產普遍能達到4000斤-5000斤。
“煙桑畜薯”是普格縣四大傳統產業,近年來,在該縣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出要對傳統產業進行鞏固提升。據了解,為加快馬鈴薯產業提質增效,助力脫貧攻堅,普格縣成立了縣級馬鈴薯產業化領導小組,把馬鈴薯產業化建設的主要指標列入各鄉(鎮)政府和縣級有關部門的目標考核內容。同時,還實行領導小組成員包片、部門包鄉、鄉干部包村組、村組干部包農戶、農業部門把好技術關的責任制管理體系。
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普格縣全縣完成馬鈴薯種植面積13.53萬畝,總產值達2.16億元,在普格縣種植的13.53萬畝馬鈴薯中,包含脫毒薯種植面積9.6萬畝。曲主任表示,當地現代農業馬鈴薯產業示范基地已達到9.2萬畝,實現平衡施肥面積9.3萬畝,雙行壟作面積9.5萬畝,1000畝展示田畝產達到5000斤。
(來源:四川農村日報) 【原標題:傳統產業煥發活力 馬鈴薯成普格脫貧支柱產業】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