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網(m.ihompy.com)獲悉,甘肅省臨夏州臨夏縣馬鈴薯總播種面積達6.96萬畝、占全縣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24.3%,產量達10.4萬噸、產值達1.66億元。
據了解,臨夏縣按片區做規劃、分區域定項目,將北塬片打造為集新品種培育引進示范,新技術應用推廣的馬鈴薯種植示范核心區,輻射帶動全縣17個鄉鎮150個貧困村種植。推行“合作社+基地+農戶”的帶貧益貧機制,將單打獨斗的種植戶吸納到馬鈴薯產業體系中來,扶持13個村級產業合作社建立脫毒馬鈴薯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基地,示范種植脫毒馬鈴薯1767.35畝,通過資金入股、土地入股、勞動力入股等方式帶動560多戶農戶、吸納流轉土地的30戶貧困戶常年務工,戶均增收1.2萬元左右;投入各類資金2300萬元,購買優質馬鈴薯種子5720噸,扶持培育10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成馬鈴薯新品種示范點16個,示范面積9410畝,帶動當地2.5萬多農戶發展馬鈴薯種植30590畝,戶均增收3300元。
抓產品升級,促進產業提質增效,投入資金983.94萬元,在甘肅臨夏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集中流轉土地3000多畝,建設集組織培養、技術創新、科技服務、種薯繁育、鮮薯貯藏、市場營銷等為一體的產業園區,將有效提高馬鈴薯自主繁育能力;加強與州農科院、定西農科院、省農業科院的聯系對接,引進推廣高產、優質、抗病性強、商品性好的晚熟品種,提高了馬鈴薯的品質、產量和種植效益。加大產銷對接力度,采取“訂單銷售一批、定點銷售一批、菜販子零售一批”的方式,發展訂單農業,年銷售馬鈴薯1萬多噸,遠銷貴州、安徽、四川、福建等地;遴選培育“河州塬”果蔬經銷商33家,定點銷售6萬多噸;實施“菜販子”工程,自銷3萬多噸,拓寬了銷售渠道,增加了種植戶收益。堅持把馬鈴薯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來抓,精心謀劃產業布局、加強龍頭企業引培、強化服務保障,促進馬鈴薯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發展。
(來源:中國甘肅網)【原標題:臨夏州臨夏縣馬鈴薯產業助群眾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