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馬鈴薯網(m.ihompy.com)訊 10月30日,受云南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委托,專家組對“低緯高原山區大春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在云南省昆明市尋甸縣甸沙鄉的應用情況開展田間鑒評。
據悉,專家組聽取了情況匯報,并對應用該項技術的地塊采取全田實收的方法進行測產。其中“云薯108”實測面積889.5平方米,實收產量7631.8千克,扣除1.5%雜質,折合畝產5634.3千克,商品薯率達95.1%。“青薯9號”實測面積864平方米,實收產量6605.1千克,扣除1.5%雜質,折合畝產5020.3千克,商品薯率90.7%。專家組一致認為應用該技術較傳統技術能夠有效促進馬鈴薯單產提高,畝產5634.3千克創造了云南省馬鈴薯生產歷史上有記錄以來的最高產量。
云南是馬鈴薯生長適宜區,也是中國五大馬鈴薯產區之一。冬春連旱、夏季雨量集中導致的晚疫病發生嚴重和防控困難制約云南馬鈴薯單產的提高,全省馬鈴薯平均單產在1.0噸/畝徘徊。圍繞這個瓶頸問題,云南省自2014年起開展技術研發工作,并在昆明尋甸試驗站配合下在2700米海拔的尋甸縣甸沙鄉蘇撒坡村開展試驗示范工作。“低緯高原山區大春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集成了“優質種薯、科學施肥、大壟雙行、膜下滴灌、病蟲害綠色防控”等關鍵技術,到2018年已連續技術研發和示范5年,每年技術示范面積不少于2畝;示范過的主栽品種有“麗薯6號”、“青薯9號”和“云薯105”等;5年來示范區馬鈴薯單產較傳統栽培技術均有10.6%以上的增產幅度,最高增幅達到109.5%。 2019年將優化后的技術方案繼續在尋甸縣甸沙鄉蘇撒坡村開展應用示范,示范面積共2668平方米畝,品種為“云薯108”和“青薯9號”。
(來源:云南農業信息網)【原標題: 應用“低緯高原山區大春馬鈴薯高產栽培技術”云南馬鈴薯畝產量達5.6噸創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