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菜籃子”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近年來,貴州省黔東南州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擴大蔬菜種植規模,加強技術指導,尋找產業銷路,積極打造“菜籃子”基地。
走進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的芥菜種植基地,成片的芥菜映入眼簾,三四十余名村民在田間地頭忙著篩選、采摘,手起刀落之間,再把芥菜翻轉過來擺放整齊,一棵芥菜就已采收完畢,田地上滿是整齊裝袋的榨菜,等待貨車搬運到羊橋鄉大發榨菜廠腌制。
“從2022年到2023年,我們已經種了兩季芥菜。種的芥菜是提前和重慶涪陵榨菜廠簽訂收購協議的,重慶榨菜廠會派專業技術員來這里指導,保證產值,現在我們這里每畝產5000斤到7000斤左右。”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祝壩村芥菜種植基地種植戶鄭昌洪介紹。
芥菜具有生產周期短、種植難度低、產量高等特點,但種植方面依舊有講究,土質、種植疏密度、管護等方面都需要仔細研究。2024年,重慶涪陵榨菜廠會派專業技術員在羊橋土家族鄉定點指導,進一步提質增效,最大程度實現穩產多產。
“榨菜運來后,第一步要檢查質量,質量過關了才能上磅。上磅之后,我們就拿到窖池里去,幾號窖池放多少鹽、百分之幾的比例,鹽的比例是特別關鍵的一步,腌制45天之后總廠會派車來拉去進行精加工。”岑鞏縣羊橋土家族鄉大發榨菜廠車間主任吳小明說。
大發榨菜廠建設于2023年,目前有車間一個,共36個窖池,一次可腌制約5400噸芥菜,每個制作環節都嚴格把控,保障品質。在此地進行粗加工后,再運送到重慶總廠精加工制成成品“烏江榨菜”。烏江榨菜作為一種開袋即食的便捷食品,不僅滿足了現代人對效率的追求,更是以其獨有的風味征服了無數味蕾,具有極大的市場需求。
近年來,羊橋土家族鄉積極引導群眾利用秋冬閑田發展秋冬產業,讓“農閑田”變“效益田”,借助芥菜等產業牢牢托穩群眾的“菜籃子”,促進農業提效、農民增收,以產業振興推動鄉村振興。2023年,羊橋土家族鄉采用“稻菜輪作”方式,種植芥菜1500余畝,年產量3750噸,預計實現年產值260萬元,可提供勞動用工2000余人次,帶動群眾就近就業增收30余萬元。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貴州新聞,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069刪除。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