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這段時間,在廣東湛江遂溪縣冬季閑置的水稻田里,種植的來自黑龍江望奎縣的馬鈴薯迎來了收獲,今年這里的馬鈴薯種植面積首次突破了一萬畝。
廣東省遂溪縣耕地面積50多萬畝,一年種植早稻和晚稻兩季糧食,每年11月到第二年的3月,土地處于閑置狀態,而這段時間,也正是黑龍江望奎縣的農民和機械“冬閑”的時候。
馬鈴薯是望奎縣的傳統種植品種,兩縣的農業部門利用廣東、黑龍江兩省對口合作的有利契機,通過檢驗分析遂溪縣的土壤情況,發現當地的耕地在收獲水稻后,非常適合種植馬鈴薯。于是,從2015年開始望奎縣的農民帶著優質馬鈴薯種子、技術和裝備南下廣東,在遂溪縣流轉土地種植馬鈴薯,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北薯南種”有效盤活了東北閑置的農業生產資源,又增加了廣東冬閑土地的糧食產量和農民的收入。隨著“北薯南種”規模逐步擴大,雙方合作模式已從合作社自營,發展為專業經營。
隨著馬鈴薯市場價格走高,去年11月遂溪縣馬鈴薯的流轉面積再度擴大,由8200畝增加到1.3萬多畝。由于流轉土地增加,在原有農業機械的基礎上,望奎縣又精選了整地機、馬鈴薯收割機、秸稈破碎機等7臺套大中型機械,南下運到遂溪。
黑龍江有農業技術、機械裝備、種地經驗等方面的優勢,廣東有土地、有市場,雙方的省際合作,既有效盤活了東北閑置的農業生產資源,又增加了廣東冬閑土地的糧食產量和農民的收入。隨著“北薯南種”規模逐步擴大,雙方合作模式已從合作社自營,發展到以技術和品牌為依托的“合作社+服務公司+當地農戶”的專業經營發展模式。
目前,黑龍江、廣東兩省正在打通馬鈴薯產業鏈,成立“北薯南種”發展聯盟,在廣東省推廣“北薯南種”高效農業試驗示范,擴大種植規模,打造品牌,初步計劃在雷州半島打造6到8個規模達到2萬畝的“稻-稻-薯”基地,深度融合5G、人工智能、電商銷售等智慧農業手段。
聲明:以上文章來源中國青年網,如涉版權,請通知0537-3163976刪除
|
![]() |
![]() |
![]() |